大葉黃楊病害
大葉黃楊白粉病
【癥狀】病菌主要發生在葉片正面,病斑圓形,邊緣放射狀,白色,以后小斑融合成邊緣不清晰的大片白粉病斑,厚氈狀,以葉面為重,嚴重時病葉皺縮,病梢扭曲,提早落葉。
【發生規律】以子實體、菌絲在病株或病殘體上越冬。翌年5月產生分生抱子,借風雨和人的活動傳播,一年內可多次再侵染。6-7月高溫高濕、植株過密,有利于病害發生發展。8月30℃以上高溫時,病情下降,秋季發病輕。秋后病斑出現黑色小點,即子實體。
【防治方法】1加強養護管理,注意通風透光、合理施肥、及時排水等。2加強病情調查,發現病葉或病株及時拔除燒毀。3發病時期可使用三唑酮800倍+康圃800倍,噴施危害部位。
大葉黃楊灰斑病
【癥狀】發生在大葉黃楊葉上。初期受侵染葉片上產生褪綠小黃斑,后逐漸擴展成不規則形的大斑,呈灰、灰白或淺土黃色。病健交界處常為褐或深褐色,邊緣常隆起。后期經常幾個病斑連成一片,占據全葉面積的1/2-2/3為害嚴重時病葉可在當年脫落甚至造成枝梢枯死
【發生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抱子盤在病葉和病落葉上越冬。翌年4月開始侵染,7-10月為發病盛期。病害發生嚴重時發病株率高達100%葉片感病率高達約80%,此時葉片大量枯萎脫落,植株成片死亡。溫暖高濕的環境有利于該病的傳播蔓延,植株密集管理粗放、樹勢衰弱也有利于該病的發生和侵染傳播。
【防治方法】加強植物檢疫,選用健康苗木。2加強撫育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
3.秋冬和初春徹底清除病葉和病落葉,集中燒毀,減少侵染源。4在發病前,可使用銀泰800倍進行預防(可加入思它靈等葉面肥);發病時期使用英納600倍或康圃1000倍進行防治,連續使用2次及2次以上。
大葉黃楊炭疽病
【癥狀】發生在大葉黃楊葉片。病葉病部褐色,初期濕腐狀,病健交界不明顯,后期發病部位枯黃,上生輪紋狀小黑點,葉片提早脫落。
【發生規律】病菌主要以分生抱子于病殘體及土壤中越冬,也可以以分生抱子或菌絲體于植株病組織上越冬。以分生抱子借氣流及水滴傳播,植株擺放過密、通風不良易發病,植株養分供應不足,生長勢弱也能加重病情。噴射澆水引起水滴反濺,有利于病原菌的傳播,也使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1及時摘除病葉,清除病殘體。2加強植株的水肥管理,每個生長季節可以噴施2-3次潤爾甲(磷酸二氫鉀溶液)提高黃楊抗病能力。3從7月開始,發病時期,每隔7-10天使用英納600倍或康圃1000倍,連續使用2次及2次以上。
大葉黃楊葉枯病
【癥狀】發生在大葉黃楊葉片上,嚴重時蔓延到枝梢部。病斑多在葉緣處發生,初為灰色斑點,擴展后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狀,邊緣紅褐色,內灰褐色,中間有白色隔離帶,后期病斑干枯而不脫落,著生灰色霉點(病原菌子實體)。
【發生規律】病菌以子實體和分生袍子在寄主植物病殘體上越冬。早春即可傳播,產生新的斑點或病斑、枯梢,在雨季前引起落葉和死株。
【防治方法】1.及時摘除、銷毀病殘體。2.因為大葉黃楊葉枯病病原體在病殘體中過冬,冬季應該做好冬季清園,使用英納600倍或康圃1000倍,也可使用三滅,一包與2-4kg壤土混合,每畝2包均勻撒施全園。3對于發病期,每隔7-10天使用英納600倍或康圃1000倍,連續使用2次及2次以上。金心黃楊灰斑病
【癥狀】發生在金心黃楊葉片上。初期病斑褐色,周有褪綠色暈;擴展后病斑近圓形至不規則狀,內灰白色,邊緣紅褐色,稍凸起:后期病斑干枯,著生黑色霉斑(病原菌分生抱子堆)。
【發生規律】參考大葉黃楊灰斑病。
【防治方法】參考大葉黃楊灰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