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寨溝景區何時重新開放備受關注。根據重建方案,將視保護與修復的具體情況逐年增加開放游覽區的面積。其中,到2018年開放游覽區一期,恢復總面積108平方公里。重建方案強調,景點的保護和恢復以自然恢復為主,只在必要時采取人工技術干預。對發生重大改變的3個景點,除劍巖以外發生較大改變的5個景點,還將單獨編制保護與恢復專項方案,經專家論證后實施。
經測算,九寨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資金總需求約為118億元,包括222個具體項目。在生態環境的修復保護方面,重建方案計劃投入8.59億元,恢復在地震中受損的林地植被28.84萬畝,草地植被11.7萬畝,修復大熊貓棲息地走廊帶5萬畝。在地質災害的防治方面,通過完成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地質災害應急能力建設、地震減災系統工程、土地復墾整理、氣象監測設施建設、民政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應急指揮中心重新裝修改造等建設,同步完成九寨溝、松潘、若爾蓋和平武四縣地質災害應急排查評估,實現558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實時監測。
當地居民關注的重建內容方面,包括災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重建以及城鄉住房重建兩大塊。根據重建方案,首先將于2018年12月底完成災區城鄉住房的恢復重建以及維修加固工作,涉及的居民戶達到22539戶,計劃投資額2.02億元?;A設施及公共服務重建方面,將用三年時間使災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全面恢復并超過震前水平,到2020年建成公路121.5公里。此外,交通、能源、水利、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與災區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管理密切相關的項目,也都將在未來三年逐步恢復重建,預計投資56.3億元。
重建方案還對九寨溝地區的產業發展提出了要求,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遺產地產業發展任務,基本形成基于現代服務業的旅游產業體系,重構基于現代服務業的旅游產業,改造旅游商貿業和旅游文化產業兩大傳統旅游服務業,發展和輸入智慧旅游業、會展旅游業、健康管理業、現代物流業和應急服務業五大現代服務業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