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自家地里紅彤彤的元寶楓樹苗,寶雞扶風縣杏林鎮長命寺村貧困戶王積財對脫貧增收更有信心了。幾年前,老人的兒子病逝,兒媳改嫁,家里剩下他們老兩口和兩個還在上學的孫女,日子過得很艱難。在當地一家林業企業的幫扶下,他開始種起了元寶楓樹苗。這種樹因為果實形狀像金元寶而得名,病蟲害少生長又快,市場銷路看好。
陜西寶楓園林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高紅:“有的農戶還不敢種 我們就采取一種辦法 我們給你每畝地補助兩百塊錢 把種子錢等于補助給他們 我們來保證回收你們的苗子 讓他們吃一個定心丸。”
在企業的鼓勵引導和幫扶下,王積財現在已經栽植了7畝元寶楓,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扶風縣長命寺村貧困戶王積財:“種元寶楓就和銀行存款一樣,需要錢了就賣上一部分,不需要錢了,樹在地里長,越長得大賣的錢越多。”
目前,扶風縣已建成全國最大的元寶楓苗木基地,成為帶動貧困戶脫貧的一項新產業。
陜西寶楓園林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高紅:“貧困戶這一塊 我們總共帶動300多戶 在這方面脫貧致富。”
為了助力脫貧攻堅,從今年起,陜西省林業部門把經濟林建設資金重點向貧困縣區傾斜,并鼓勵省級以上林業龍頭企業建設一批山地蘋果、核桃、茶葉、板栗、油用牡丹等經濟林基地,通過產業帶動、長短期用工等形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陜西林業產業中心主任范彪:“結合我們林業產業發展特點,企業幫扶貧困戶要建基地,并將他們林地上的產品,不低于市場價格進行回收,確保農戶有收入能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