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路成片規劃中心村
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的原則,整合有利發展農業生產的各種資源,堅持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堅持對農村電、路、水、綠化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中心村的規劃應該以路為軸心,便利交通為目的,合理利用資源,減輕農民負擔。沿路縱向劃出長25米,寬10米的一宅一院型標準住宅,另外,配以農戶生活生產所必須的畜、禽圈舍等。前樓后院間隔7米通道,樓房結構統一設計外型美觀大方,合理實用。中心村規模應在三百戶以上。為便利農民生活需要,同時規劃還要配備衛生室、學校、日用品商店、休閑活動綠地等設施,讓農民過上城市式的鄉村生活。徹底改變雨天一腳泥,晴天一身灰的鄉土生活。
密集型規劃中心村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農民住宅較集中的村莊為中心村,按標準化進行農村住宅規劃設計和整合改造,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不能脫離實際、追求一蹴而就,防止大拆大建一陣風、不尊重農民意愿、不考慮農民生活習慣、強拆強建、增加農民負擔等問題的出現,應該與中央的初衷保持一致。
密集型規劃也就是規劃好住宅,(即統一朝向,統一格式,統一樓層,統一前后村莊平直間距。)讓零散農戶向中心村集中靠攏,搬出大地,退宅還田,補充原村莊空缺住宅,讓村莊整齊化,也便于配套設施的整改,減少為零散住戶修路通電等造成的不必要資源浪費。做到想農民所想,設身處地地為減輕農民負擔,建設美好家園而做點實事,徹底改變農村布局混亂,建房不見村,建村不建路的惡劣環境。同時,對畜、禽圈舍的規劃改造也應到位,畜、禽所排廢水流入封閉式的下水道,改變過去那種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窮鄉惡土面貌。
農村住宅規劃設計的意義
加強農村住宅的科學合理規劃設計,有利于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推動全社會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有利于體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
首先,集中規劃便于實現道路硬化、亮化、水源凈化、村莊綠化等整體美化。大大縮短了村村通公交的進程,改變零散住戶出行難的局面,同時也減少了通電、通水、通有線電視等對物質資源的浪費。有益集中完善附屬配套設施建設。其次,集中規劃便于村組管理,學習科學知識促進農業生產發展,有益于村民對搞好村務、財務、黨務的監督。第三,集中規劃體現了農村住宅的整齊化,美化了村民生活環境。
總之農村住宅的科學規劃,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由之路,是統籌城鄉發展基本工作。
(轉自: 園林學習網 http://www.ylstudy.com/thread-277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