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
1973年,距離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鎮發現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人們稱之河姆渡遺址,在遺址人們發現了大量榫卯結構的木質構件。
這些榫卯結構主要應用在河姆渡干欄式的房屋的建造上,有凸型方榫、圓榫、雙層凸榫、燕尾榫以及企口榫等。
以下是33張榫卯結構的動態圖,展示古代榫卯結構當中最經典,最主要,最實用的款式結構。
1,楔釘榫
2.挖煙袋鍋榫
3.夾頭榫(腿足上端嵌夾牙條與牙頭)
4.扇形插肩榫
5.云型插肩榫(牙條,牙頭分造)
6.傳統粽角榫

8.帶板粽角榫

9.高束腰抱肩榫
